联想投票事件:3gpp联想投票

联想投票事件:深度剖析3GPP联想投票背后的真相

在IT数码科技领域,每一次技术标准的制定与投票都牵动着无数企业的神经。其中,2016年的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会议中关于5G信道编码标准的投票事件,尤其是涉及联想的投票行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争议。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事件,还原其背后的真相。

一、事件背景与舆论风波

2018年5月,网络上突然出现多篇关于“联想为什么不给华为投票”、“联想不支持Polar方案”的帖子,迅速发酵并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波。这些帖子指责联想在3GPP关于5G信道编码标准的关键投票中,未能支持中国企业华为主导的Polar码方案,转而站队高通支持的LDPC码方案,导致华为在竞争中失利。一时间,联想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甚至被扣上了“卖国贼”的帽子。

二、3GPP会议与投票机制

为了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3GPP会议及其投票机制。3GPP是一个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由全球500多家公司和研究机构组成,致力于制定全球统一的移动通信标准。在5G标准的制定过程中,3GPP组织了多次会议,针对信道编码等技术标准进行了深入讨论与投票。

值得注意的是,3GPP的投票机制并非简单的“一人一票”。在投票过程中,各公司会根据自身的技术积累、专利储备等因素,提出并支持自己认为最适合的技术方案。而最终的决策则是基于各方案的支持度与技术优势进行综合考量。

三、联想的投票行为与解释

针对网络上的指责,联想迅速作出了回应。联想表示,在3GPP关于5G信道编码标准的投票中,联想是基于技术可靠性、价格及自身技术积累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的。联想认为,LDPC码在当时已经经过了长时间的技术验证,且大量基本专利已过期,因此在价格上具有优势。同时,LDPC码在技术上也具有稳定可靠的表现。

联想进一步解释称,在投票过程中,联想并没有忽视Polar码方案。事实上,在后续的会议中,联想也支持了华为提出的将Polar码用于控制信道的提案。这一提案最终得以通过,成为5G标准的一部分。

四、华为的态度与业界共识

面对网络上的舆论风波,华为也发表了声明。华为表示,这次编码之争更多的是技术之争,不应增加太多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