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灵数码网带大家认识并深入了解华为欧洲注册商标,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所遇到的难题。

如何理解柳传志和雷军对华为的态度?

如何理解柳传志和雷军对华为的态度?

我们要想知道柳传志和雷军对华为的态度,我认为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华为这家公司。

华为发展简史

华为是任正非于1987年在深圳创立,或许就连任正非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创立的企业在30年后对于国家来说的重要性。一开始,华为也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任正非当时想到的是:既然我们没有技术,那我们就去找产品。就这样,华为找到了一家香港做交换机的企业并成为了他们的代理商;由于任正非做生意非常诚实厚道,华为第一年就实现了盈利。

此时的任正非没有去想怎么赚取更多的利润,而是将所有的利润都用于研发自己的交换机技术,不到2年,华为就已经拥有了当时较为先进的交换机技术,他们由此顺利进入通信领域。2001年左右,华为已经成为国内极具实力的通信设备供应商,随即选择出海,第一站就是俄罗斯。当时的华为在俄罗斯没有任何基础,愣是凭借自己深厚的技术实力以及物美价廉的产品成功打开了俄罗斯市场,几年后也成为了俄罗斯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有了俄罗斯的样板,华为很快就在东南亚以及非洲地区取得不错的成绩。2002年左右,任正非已经将目光放在了欧洲,当时派遣去欧洲开拓市场的正是余承东。华为在欧洲投入了相当大的资源和精力,华为用自己的核心技术帮助德国建立了第一个分布式的2G、3G合并基站,同时,华为的全球能力中心、财务中心以及风险控制中心都设在了欧洲;从销售收入贡献来看,欧洲更是举足轻重。

除此之外,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之后,华为还成立了海思半导体并且成功研发出了令国人引以为豪的麒麟系列处理器;目前,华为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鸿蒙”已经浮出水面,还早欧洲注册了商标,“鸿蒙”很可能成为国内第一个面向全球的操作系统。

柳传志和雷军对于华为的看法

柳传志本身也是一位传奇的企业家,他所创立的联想从一个作坊式的小公司转身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厂家,这样的成就值得肯定;但是谈起华为,柳传志还是非常认可的。 柳传志常说,所有的企业家中,他最佩服和欣赏的是华为的任正非,任正非的胆识与魄力是自己所没有的,但柳传志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他的选择是错的,他有自己独特的考虑问题的方式。柳传志对华为有着这么高的评价也可以看出来他本人的格局不小,并且拥有广大的胸襟。

而雷军相较于任正非而言属于后辈,在微博中经常表达华为是一家令人尊敬的企业并且要向华为学习的观点;虽然作为个人而言,雷军的成就非常亮眼,但是面对任正非也只能敬佩了。

这也很好理解,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华为作为一家公司对于国家的技术进步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显然这已经超出了一家企业承担的 社会 责任。无论对谁而言,这样的高度都是难以企及的,面对像华为这样的公司,都会竖起自己的大拇指。

说到柳传志和雷军对待华为的态度其实是对任正非的态度,回顾华为30年来走过的路,有点愚公移山的意思,柳传志在说到任正非的时候说到了任正非对待事物的态度,如同大家一起在爬山一般都会选择一个坡度比较小的山坡,哪怕是多走点路也可以接受,但任正非选择了一个最陡峭的路一直坚持爬上去了,所以最快的时间到达了山坡,这就是大局观的直接体现。

华为公司这几年才在媒体上报道的比较多,主要受到美国的封锁压迫比较多,有些事情必须借助媒体或者大众给美国压力,不得已现在露面的机会比较多,而且现在的华为公司的确已经是最大的民营企业了,总产值已经超过bat三家之和,如果换作国内任何一个企业家都会在各种场面上抛头露面,显示自己的 社会 地位,但任正非极少接受媒体的采访,也就是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之后大家才发现,任正非老爷的大局观如此之强,在华为这么紧急的时刻还能操心国家的基础教育,呼吁增加基层教育者的薪资待遇,并且多次强调人才的重要性,还讲到二战之后的德国和日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重建,这就是人才的强大之处,一个国家要强大必须有厚实的教育基础。

柳传志对于任正非的勇气和魄力是从心底上佩服,华为能够走到今天和任正非的大局意识有着紧密的关系,在产值只有一个亿的时候就敢拿出6000万开发新的产品,看似激进其实采用的最实际有效的办法,作为一个 科技 公司没有自己的核心产品怎么可能在市场上有地位,这也是拉响了华为公司坚持自主研发的序幕,奠定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就拿芯片设计来讲,对于国内公司来讲简直比登天还难,华为自从04年开始设立海思芯片到现在至少投入了1000多个亿,这是实实在在的利润,在期间肯定很多人觉得是傻子,芯片直接就能从国外买到现成的产品,干嘛非要硬着头破自己去搞,而且还不知道这个钱是不是最后都打水漂了。

任正非只要认准的时候基本上不会回头,会持续坚持下去,认准自我研发为主,所以后续只要涉及到核心的技术开发,基本上华为都会拿出足量的战略资金投入,而且很多不一定立即就能产生效果,但还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去做,终于在芯片和5G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用愚公移山的办法去研究技术,这就是华为公司真实写照实实在在的,无论什么情况下就是真才实干,来不得半天的虚假。

雷军在很多时候一直就以任正非为偶像,还能记住很多任正非的很多句子,如果不是直接的竞争对手可能这种美好的感觉还会继续加强,但由于竞争的关系雷军也在一定场面上回击华为,但从骨子里还是非常佩服任正非大局观,一般国内很多企业家喜欢搞个什么联盟或者会之类的,任正非对于这种基本上拒之门外,对于自己的生活的座驾以及出行都会比较低调,经常坐地铁还被网友拍到,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华为的总裁而产生巨大的优越感,反而经常有非常强的危机意识,正是任正非打造这种危机意识让华为在面对竞争对手的时候表现的非常彪悍。

中华能出华为这种公司也是中国之幸,把绝大部分财富都分享给自己的员工,把权力充分下放给自己的高级管理层,踏踏实实研究技术服务客户,在国内能做到这种境界的企业家能有几个,大愚若愚的典型的代表,也是中国民族最优良的基因展现无遗,很多人觉得现在网络上华为的水军太多了,但对于国内能出现这种企业假装做一次水军也是心甘情愿的,能拥有像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也是民族之幸,希望能帮到你。

从最终态度角度去看,华为被美国制裁后,联想的态度一开始就是明哲保身,后来辟谣否认,而小米则同病相怜,基本上没有激烈的言论。

联想近年来的言论主要有以下几点,激起国内情绪的愤怒:一个是5g国际标准组织投票中因为背靠微软和英特尔而对华为投出了反对票,导致华为一部分专利没办法成为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最终在5g标准中占比为25%(这条有争议,联想辟谣表示非联想行为,事实如何不知),一个是联想对美国消费者的销售价和国内对比差异较大,联想官方的舆论是“对国内市场表现有信心“,再一个就是这次华为被制裁,联想担心殃及自己,没有对微软和英特尔等美国企业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有说支持美企的言论,引发了国内民众对联想的强烈反弹。

而小米,因为其产业结构尤其手机终端产品和华为比,基本类似于受制于人的状态,在未来贸易摩擦格局中也难有独善其身的下场,因此,基本上其官方舆论没有明显与民众认知所明显反差的言论出现。

应该说,华为和贸易摩擦事件,越发凸显了我国通信和 科技 产业受制于人的窘状,正是因为华为的战略前瞻和不卑不亢,才显华为的悲情主义,华为既面对现实,又积极备战,对受到美国制裁已经准备半年时间,从春节前,整个华为都在抢装和备货,华为人通宵加班毫无怨言,且在手机操作系统和芯片产业早就未雨绸缪,已有初步的准备和备选方案,但是华为面对媒体,依旧客观冷静“如果需要,我们会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统,毕竟多年前,华为已经在准备,安卓系统是开放的开源系统,我们对安卓系统生态和长期建设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能够不用自己的备份系统,我们还是希望用安卓系统,毕竟安卓系统的完备性和生态是非常优秀的”。

而我述说华为前后的悲情,就希望对比联想的无为和自满,满足于一个组装代工企业而不思进取,在2000年前后就收购lbm和摩托的手机事业部,直到如今也没有任何忧患意识和产业迭代的准备甚至没有这个追求,和华为的格局尤其是任正非老爷子的领袖精神和民族产业危机感,高下立现。

至于联想和华为,国人如何评价或者认知,不需要我多说,应该公道自在人心了。

说到雷军对华为的态度,就不得不想到雷军最近频繁在公共场合怒怼华为。不得不说,雷总的一句“看淡生死,不服就干”真把我给吓着了。

雷军怒怼华为PPT手机的那次发布会笔着也有幸在现场,可雷总并不是往常的和蔼可亲,而是,用尖酸刻薄的语气去贬低华为,尤其是那句“把我逼急了,就给你们科普科普穿孔屏的技术弱点”,当时笔者就对雷军粉转黑了。不过在事后雷军接受采访时也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五年了,他一直想要国产手机厂商团结起来,可是友商却一次一次地诋毁小米,这时他再也忍不了。

事后笔者也去看了一些荣耀发布会的视频,发现确实正如雷军多说,很多荣耀机型在发布上会上都喜欢和小米比较,今天说跑分高不代表体验好,明天说性价比和配置没有自己高……在华为产品经理余承东等人的微博上,也可以看到贬低小米的微博。

随现在笔者还倒真有点理解雷军了,在资本市场中本来就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商场如战场,再无亲兄弟是永恒不变的道理,更何况小米和荣耀这两个对标的竞争品牌。有摩擦是正常的,雷军人好不代表不会反击。

作为吃瓜群众,不怕他们打架,就怕他们不打。所以可以预测,接下来一段时间内荣耀和小米的新产品性价比一定会越来越高,这一波我们是赚了的。

不过笔者认为,商业竞争虽然不可避免,但友商还是要团结。既然是做手机,就要有信心成为业界标杆,就算你的产品不高端,但是能不能把性价比做的最好呢就像苹果一样,发布会从来不和什么品牌对比。

看到他们之间互相的这种争斗啊,让我想起郭德纲和他的同行们。郭德纲曾经说过,一群不会说相声的,在那儿装着说相声。结果来了个真的会说相声的,那么怎么办呢?弄死他。

关于柳传志如何攻击华为的这个事情,我个人并没有看到这方面的资料,所以我不敢妄自的去评价柳传志,为什么要去攻击华为公司。

但是雷军在红米首发的发布会上,对华为荣耀品牌的攻击是赤裸裸的撂下了一句,不服就干生死看淡的话。

这在我眼里看来,只不过是一次非常正常的商业炒作而已。我觉得我们作为消费者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去观察,是没有必要过度的去分析他们到底谁对谁错的。

当年红米有一句口号叫做,永远相信一些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随后华为荣耀就来了一句,一些美好的事情已经发生。这在我眼里看来就是一个典型的碰瓷营销了。

红米手机和荣耀手机这种互相的碰瓷营销,很好的给双方提高了曝光量,并且打击了其他第三方的手机公司。我们可以从其他的一些商业案例当中看到这样的碰瓷营销的成果。

比如加多宝和王老吉之间的碰瓷营销,导致和其正没有了。

其他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我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数。

所以作为看官,我们看看就好了。路过打酱油的也好,还是抱着西瓜吃瓜,群众也好,都没有必要对这件事情太过于上心。

评价华为和联米,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华为能被美国制裁而傲然孤立,就凭这底气,把联米之流跟华为放在一起,太看得起柳传志和雷军了,看人看事需要从大环境看,尤其自中美贸易战以来,可以看出自主创新是多么的重要和急迫,华为能立住是难能可贵的,甚至可以说提振了民族的信心,就这一点比千条万条的理由强百倍,华为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但是至少完成了一个中国企业的担当,这个时候我觉得一个要脸的企业理应是把心思放在创新上,而不像柳传志这样到处兜售那一套过时的理论,更不应该像雷军一样意气用事,商场如战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要不是联米自己不行,谁能黑你。

柳传志在整个企业圈里有着非常高的威望,整个家族的势力非常庞大,滴滴的掌门人柳青就是其女儿,很多企业都要给柳传志几分薄面。

那么这样强势的两个人,对华为,或者说对任正非是什么态度呢?除了敬佩,那就是学习。我们可以从联想5G投票事件后柳传志的谈话以及对华为5G参与投票过程的叙述,非常的谦卑敬佩。任正非是军人出身的企业家,非常的低调有实力,在飞机场排队打的的图片让人钦佩不已。再加上现在华为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大通讯设备供应盛和世界第二的手机厂商。另外即将到来的5G、华为海思半导体的一步步成功,这让每一个中国人骄傲佩服。

再说说雷军,雷军是程序猿出身,创办小米后也是非常亲民,但对于华为的态度也是一样,在红米note7发布会后,雷军表示友商的子品牌一直在黑小米,华为是他非常佩服的企业,在创立小米之前是华为的铁杆粉丝,会背任正非的很多谈话,由此可见,华为和任正非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深远。

至于说雷军在发布会上罕见发表,怒怼友商那也是针对荣耀,华为跟小米目前还搞不到一块,賳一个级别,更多的是多多学习。

我是先森,一名走心的数码控,自由而纯粹的 科技 粉。欢迎各位老友一起探讨交流,共同进步。

我是一个程序猿出身,这个问题是贴近我的工作,谈谈多年业界的一点体会。计算机专业的人士知道业界对早年联想集团的崇拜和仰慕,大学毕业能应聘去联想工作是无数学生向往的事。如何理解柳传志和雷军对华为的态度?我们要从多方位的理解。

首先明白柳传志是一个传奇式人物,在国内也是享有一定 社会 到位的公众人物。抛开5G投票事件,正确的看待联想集团的发展史。1984年柳传志带领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11名 科技 信息技术人员,投资20万元办起了多元化发展的民营企业。1985年成功研制的将英文操作系统翻译成中文的联想式汉卡,开发出可一键上网的个人电脑,由此得名联想集团。1997年联想电脑在全国销售位居首位,10年处于不败地位,2005年收购了IBM PC事业部。2013年电脑销售位居全球第一,2014年收购了摩托罗拉手机公司和 IBM x86服务器业务的所有相关监管工作。现在的联想集团具有生产台式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掌上电脑、主板、手机、一体机电脑等电子信息产业的大规模生产能力。各大城市的企业及单位无不使用联想电脑和服务器。现在只有农村乡队没有普及使用联想电脑,今后的联想就要选择走下去让村村队队都使用联想电脑。1994年联想集团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1994年的华为集团才推出无线GSM解决方案,向农村推出数字交换机。军人出身的任正非老前辈从农村推广数字交换机开始,延伸到推进企业的pbx技术,开始走向各大城市。2009年,无线接入通信市场份额全球位居第二,移动宽带产品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现在的华为已经是全球领先的I CT(信息与通讯)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通信网络、IT及云服务器的供应商。

华为自主研发的鲲鹏920服务器芯片已经波及到联想的命脉,联想发展壮大多年,电脑和服务器是业内老大,可没有自家研发的芯片,这有点伤了联想的自尊心。联想多年的不创新,百年老店开成新旧不能交替的朽店,也让业界人士不能不感慨。但两位老总有着友好的情分在那,伤了自尊的柳传志心情会有所不爽,大家风范的柳传志不会失了风度。

至于雷军更要宽容理解一下,程序猿科班出身,年轻有为,30多岁已是香港金山公司的CEO,软件架构的设计和公司运营管理方面积累着丰富的创业经验,小米公司的大boss,经常被业界华为的余承东调侃,能继续沉默下去吗?肯定不行,台上对手,台下的兄弟,各为其主,都要养活各家的团队,树立各家的品牌,打个嘴巴仗是能够理解的,雷军的小米品牌立足于性价比第一的市场方位,惠及我们许多大众子民,我们充分理解市场竞争中的矛与盾的对决。

华为集团从不起眼的民营企业成长为世界通讯信息产业的老大,为中国信息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争夺到话语权 ,这都是深耕一个领域多年换来的成绩,难免有些树大招风,再加上各大经理的对局都有奇思妙想的招数,但都是商界的BOSS甩出的绣球,让吃瓜群众凝视他们的PPT。

下面一堆人都在说雷军,好像把题目里的柳传志忘了,那我就先来说说柳传志吧。

柳传志把联想交给杨元庆之后,顶着中国企业家教父、创业教父的名号到处参加各种公开活动,教别人怎么创业、怎么开公司,退休之后也是没闲着,出镜率还是很高的。结果一边教别人开公司,一边自己的公司却不行了,现在已经被华为远远落在后面,曾经中国高 科技 企业的代表已经从联想变成了华为,联想现在在网友心中就是一个卖电脑的。

所以柳传志可以瞧不起其他的公司,但他不能瞧不起华为,他经常说自己很尊重华为,很尊重任正非,他也只能这么表态,毕竟事实摆在哪里。

雷军对华为的态度这就很好理解,华为、小米斗了这么多年,已经成了国内手机行业甚至是全球手机行业的一对老冤家,要是没有华为,估计小米现在会活的很滋润,华为的出现让小米这几年在国内市场很不好过,在雷军的眼里,华为就是小米现在最大的敌人,,他对华为的态度就是一个字:干。

我倒是希望他们斗的越激烈越好,不管谁一家独大了对我们来说都不是好事。

虽然,华为和联想几乎都发起于20世界80年代,但是在早之前,和柳传志器齐名的,可不是任正非,而是海尔的张瑞敏,任正非那时还是候中国企业中名不经传的小人物。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并不拿任正非和柳传志做比较;任正非似乎已经成了无冕之王。

雷军在采访的时候说,自己早年非常喜欢华为,甚至是华为的铁杆粉丝,会被任正非的很多话,可见当初的雷军确实是华为的“迷弟”。但是,在采访中,他又针对荣耀说出了这样一段话:从子品牌创立之初,它总是找小米的茬,你想怎么样?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如今,不管柳传志还是雷军,对于华为的态度,其实应该是佩服的。但是,柳传志毕竟是功成名就,但是在看到任正非的华为在世界的认可度越来越高,联想和华为相比,似乎有所差距。用倪光南的话:华为的估值4000亿美元。联想的市值为80亿美元,相差50倍!我相信柳传志估计也心有不甘。

而雷军和华为的态度逆转,估计还是在荣耀科普了一把4800万摄像头,进行了爆发。实际上,从小米开始上线,就已经和华为是竞争对手。后来,荣耀的路线和小米出奇一致,实际上就是针对小米等性价比品牌的时候,雷军估计也是感受到压力,而这一次的怒怼,何尝不是一次对于华为的不满呢!

其实,华为的成就大,因为它根本不局限于中国市场,从华为的运营商业务上就能看出来。同样,雷军和柳传志也不局限于中国市场,但是联想的路线没有照顾到中国市场消费者心理;雷军是太照顾消费者心理;所以,国内消费者对于柳传志印象远远没有雷军和任正非好。

华为不同,它的步伐和路线,是分开的,既照顾了国内消费者;也同样做好了在国际市场:客户为中心。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希望三家企业能够都向好的方向发展。

华为Mate 30多少钱?

首先是来自GSMArena的消息,曝光了最新的华为Mate 30手机的保护壳,从照片上可以看到,华为Mate30的相机模组排列是四摄,但是在细节上有改变,方形的镜头开孔与华为P30 Pro的潜望式长焦镜头相似,不过顶部的摄像头以及中间的圆形开孔,究竟谁是闪光灯还有待商榷。并且外媒还声称华为Mate 30会搭载5倍光学变焦的潜望式镜头。

此外,网络上海流传出了关于华为Mate30Pro的真机谍照图,采用的是圆形摄像头,根据此前的曝光信息,华为Mate30Pro将会后置4000万像素IMX600传感器+4000万像素+800万像素潜望式长焦镜头+TOF的3D摄像头,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华为此前在欧洲注册了一项名为‘Cine Camera’的商标,号称是超感光“电影四摄”!并且会采用RYYB列阵分布,增加手机的进光量,提升夜间拍照的成像水准。

其他硬件参数上,华为Mate 30 Pro目前曝光的信息是将会搭载6.7英寸的AMOLED瀑布屏,搭载麒麟990系列处理器,同时支持Face ID以及屏下指纹识别两种解锁方式,而且在外观上取消了物理音量按键,改用虚拟音量条设计,电池方面,华为Mate 30 Pro内置4500mAh电池,支持40W超级快充及27W超级无线快充。

根据91mobiles的报道,华为Mate30Pro的5G版本配置会有很大的飙升,搭载的是麒麟990 5G基带,并且会有8GB+512GB的储存组合,同时也是4500mAh的大电池。作为最高版本,这样的配置确实很高。

在Geekbench的数据库中,也发现了疑似华为Mate30的跑分数据信息,单核心为3842分,多核心为11644分,这样的成绩在安卓手机当中已经相当不错,仅次于目前的苹果A13处理器的成绩。在细节参数上,华为Mate30系列搭载的是基于Android10的EMUI10系统。随便一提,余承东之前确认,华为Mate30系列会在国内市场首发。大概也是受到不能够安装谷歌服务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Mate30系列目前的曝光价格都会很昂贵,华为mate30预计4288元起步,华为Mate30Pro会是5688元,5G版本的价格突破六千元。

华为中兴专利战的索赔

华为或索赔数百万美元

华为一共在德国、法国和匈牙利对中兴提起了四起专利诉讼,指责中兴侵犯其一系列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卡和高速4G LTE网络技术。

华为出具多张图片称,中兴数据卡抄袭使用了华为的商标,并印上华为的标识,而没有向华为支付相应的授权费用;此外,华为一项数据卡旋转头设计已申请专利,而中兴生产的数据卡模仿了华为旋转头专利设计。

“为了保护我们的创新成果以及在欧洲合法注册的知识产权,华为不得不采取此次法律行动。我们的目标是终止中兴通讯对华为知识产权的非法使用,并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华为首席法务官宋柳平表示。

华为仍在计算中兴侵权应当支付的赔偿金额,宋柳平指,这笔赔偿金有可能达到数百万美元。

“你专利很少的时候,肯定要向其他企业支付专利许可费。所谓互换专利,也要看你的专利有没有那么多价值。比如我有个房子,你拿价值相近的房子来换才行,彼此差距不能太悬殊。”有设备商人士向本报指出,2010年,华为支付了2.21亿美元的专利许可费,而中兴一直拒绝给爱立信、华为等厂商支付专利费用。

2011年4月1日,爱立信刚刚在英国、意大利和德国对中兴通讯提起诉讼。除专利索赔外,爱立信还请求这三个国家禁止出售中兴通讯手机以及在德国禁售部分网络设备。

核心业务肉搏战

专利壁垒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武器。即便是同城兄弟,在刺刀见红的肉搏战中,亦是无法回避。

华为是仅次于爱立信的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生产商,而数据卡和LTE,既是华为中兴两家重要的增长驱动力,也是争夺焦点所在。

目前,华为、中兴占据全球数据上网卡制造商的前两位,销量占据全球80%的市场:中兴2010年销售了3000万支数据卡,而华为在2009年时,数据卡销量已经突破3500万支。

华为此前拿下了包括荷兰运营商KPNNV、西班牙电信和德国电信在内的LTE订单;中兴通讯则在瑞典、丹麦独建全球第一个LTEFDD/TDD双模商用网。

华为之所以在欧洲的这三个国家提出起诉,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方是诉讼相关产品进行销售的主要市场。

“你做什么业务我做什么业务,你进军哪个国家我进军哪个国家”,FrostSullivan首席顾问王煜全指出,华为中兴两家是通信设备商中最为相似的,因此当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必然会“打起来”。

业内人士认为,华为起诉中兴的另一目的,在于确立自己跨国公司的形象。咨询公司BDA中国公司总裁邓肯·克拉克表示,在中国以外的地区起诉另外一家中国公司,这有利于华为的形象,因为这可以消除华为与中国政府或其它中国公司有联系的一贯印象。

而在华为起诉中兴短短一天后,中兴也起诉华为侵犯其LTE若干重要专利。

“我们深知,市场上充满了各种挤压式竞争,我们尊重同行和任何对手,但是不会畏惧任何来自背面的寻衅,惟有反击迎战。”中兴称,公司已经申请法院判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停止侵犯、赔偿损失以及承担因侵权而带来的其他法律责任。

但这场官司能坚持多久仍不可知。本报获悉,华为有起诉倾向时,工信部曾约见华为董事陈黎芳;在华为正式起诉中兴后,工信部又约见华为,希望协调解决此事。

欧盟“三反”调查是导火索

一同从深圳起家,一同进军海外市场,又一同闯进世界通信市场前五强。作为中国通讯设备业两大巨头,华为和中兴这一次将矛头对准了对方。

事件的导火索其实是去年欧盟发起的“三反”调查,华为和中兴作为跨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竞争日益重合之时,对簿公堂似乎不可避免。

华为一直认为,是它推动欧洲数据卡市场的繁荣。在2005年之前,包括欧洲在内的全球市场上,基于PCMCIA接口的老式上网卡年销量不到150万只;2006年,华为推出全球第一款USB数据卡,根据ABIResearch报告,2007年欧洲移动宽带市场发货量增长率约406%,华为当年发货480万片。此后,伴随华为旋转头USB数据卡、移动WIFI数据卡等明星产品的推出,欧洲数据卡市场更是大幅增长。

但从2007年开始,中兴的“低价策略”搅乱了这一市场,到2010年第二季度,中兴的上网卡最低报价只有17欧元,已经低于成本。而在2007年,这一产品价格还在150欧元左右。

中兴的低价不仅让华为头疼,也让市场上的一些其他生产商受到影响。去年第三季度,在欧洲Option公司发起申诉后,欧盟提出针对中国无线上网卡厂商的“三反”调查(反倾销、反保障措施和反补贴调查)。

欧洲lte数据卡 (下一代无线通信)市场启动在即,如果两家不能顺利实现交叉许可协议,中兴仍然会继续在欧洲市场进行低价竞争,而这行为极有可能再次引起新的 “三反”调查,并再次“殃及池鱼”,因此华为提起诉讼,也希望中兴能够支付交叉的专利费用。

但业内人士指出,华为一直在专利上支出较大,此次提起诉讼更在于寻求“成本的公平”。

“2010年,我们对于研发的投入为165.56亿元人民币(25亿美元)。华为重视自己的知识产权,也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我们与电信领域主要厂商和知识产权持有人签署了一系列交叉许可协议。2010年,我们支付了2.22亿美元的专利许可费,以取得合法使用业内其他领先公司的专利和技术的权利”,华为在媒体声明中强调。

专利之争暗含商业纠纷

据证券日报报道,华为此举与此前爱立信诉中兴隐喻相同:中兴已与其在欧洲运营商市场展开正面竞争。

在上世纪,“巨大中华”四个字掷地有声。以巨龙、大唐、中兴、华为为首的通信业成了整个行业崛起的代称,彼时四家企业实力不相上下,但2002年前后,四家企业的业绩呈天壤之别。巨龙没落、大唐势微,而同处深圳的中兴和华为却异军突起,先后走上了海外扩张的道路。

在将同行远远甩在身后的同时,中兴与华为的目标对手只剩下彼此。而市场中越来越多的共同契合点也一而再地将它们摆在了竞争对手的层面。

“国际市场方面,移动宽带的发展将拉动相关设备及终端的投资,而LTE网络的全球布局也将带来新的机遇。”中兴在2010年报中这样描述。

英雄所见略同。华为在2010年报中也称:历经30年移动通信发展,LTE终于有望在未来成为移动宽带的统一技术,并将以比以往任何移动技术都更快的发展。预计未来5年,全球LTE用户数将以400%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2015年将达到6亿,由此实现从泛在语音向泛在宽带的飞跃。

“华为选择起诉的两项产品中,数据卡侵权项目并不是核心技术,而中兴选择在中国针对华为侵犯LTE项目提起诉讼,也正好证明了双方真正争夺的焦点所在。”一位观察人士表示。

“LTE技术尚处于实验阶段,但双方在不同国家分别针对LTE提起诉讼,也可以看出双方对LTE市场所寄予的厚望。”资深通信观察人士毛启盈分析,双方会以专利为诉讼利器阻击对方,是期望“通过不断的诉讼给对方施加压力,以阻击对方的进攻脚步。”毛启盈说,“如果一旦法庭认定某种商品因侵权而限制销售,对方则可趁机占领因此空缺的市场份额。”

华为哪款手机拍照效果好?

华为Mate30Pro 手机拍照效果好。

在相机方面,华为Mate 30 Pro后置采用了4000W+4000W+800万+tof镜头的四摄设计,在拍照表现会有极大的提升,这也是华为首款搭载双4000万像素镜头的产品。

前置方面,它搭载了一颗3200万像素镜头,同时可能还会有一颗超广角镜头以及tof镜头,支持超广角自拍以及3D人脸识别。

4000万像素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可以进行非常大尺寸的输出,也更有利于二次构图,提供了对画面进行大刀阔斧的剪裁的机会。

扩展资料:

华为Mate 30 Pro参数配置:

华为Mate 30 Pro采用了一块6.6-6.68英寸左右,分辨率为1176X2400的AMOLED瀑布屏,搭载麒麟990处理器;支持Face ID 2.0,支持屏下指纹,8GB+512GB存储组合。

搭载基于Android 10的EMUI 10系统;取消了物理音量键,改用虚拟音量条设计,支持Nano SIM卡和Nano SD卡双插槽。

影像方面,华为Mate 30 Pro后置4000W+4000W+800万摄像头组合,其中4000W像素主摄采用索尼IMX600传感器,另一颗4000W像素摄像头则是“widecine camera”,此前华为在欧洲注册了一项名为“Cine Camera”的商标。

这里看起来是一颗超广角的具备电影质感的摄像头,考虑到麒麟990支持4K 60帧,相信Mate 30 Pro在视频拍摄上将有不俗的表现,而800万像素的则是长焦镜头。前置摄像头则采用了一颗3200万像素摄像头+超广角摄像头+ToF摄像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为Mate 30 Pro